新机制——补体介导的细胞互作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进展

2025-07-15来源:临床医学院访问量:1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最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将导致不可逆的关节损伤和残疾。目前RA仍无法根治,传统抗风湿药(DMARDs)普遍存在疗效不足、治疗达标率低及显著不良反应等问题。尽管新型靶向疗法(如抗IL-6、抗TNF、抗CD20药物及JAK抑制剂等)显著改善了治疗效果,但仅约50%患者能从中充分获益,且有相当比例患者在停药后复发,这凸显了开发新治疗策略的迫切需求。

RA滑膜炎症微环境高度复杂,涉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异常增生和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浸润。近年单细胞测序技术揭示了FLS和免疫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在RA进展中的核心作用,但滑膜炎症微环境下细胞空间分布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补体系统作为炎症反应的关键调控者,其组分C3a及其受体C3aR1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然而其在RA滑膜细胞互作中的具体机制仍有待阐明。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陈竹教授团队在RA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通过整合成像质谱流式(IMC)和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揭示了FLS与巨噬细胞通过C3a-C3aR1信号轴形成正反馈环路,驱动RA滑膜炎症和骨破坏。2025714日,研究成果以题为“C3a-C3aR1-medi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and macrophages promote the progress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rthritis & Rheumatology



在本研究中,团队分析了10RA患者和4例骨关节炎(OA)患者的滑膜组织。通过IMC技术构建空间单细胞图谱,发现RA滑膜中FLS与巨噬细胞形成的细胞邻域(CNs)显著富集,且二者共定位显著。单细胞测序进一步显示,FLS特异性高表达补体C3,而巨噬细胞高表达其受体C3aR1。机制研究表明,FLS来源的C3a激活巨噬细胞C3aR1信号,诱导I型干扰素(IFN-β)响应;IFN-β反过来促进FLS分泌IL-6MMP1MMP3等炎症因子,增强其侵袭性。在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模型中,C3aR1抑制剂JR14a灌胃处理可显著减轻关节肿胀、炎症因子表达、骨破坏和免疫细胞浸润。

本研究首次阐明C3a-C3aR1信号轴通过FLS-巨噬细胞互作正反馈放大滑膜炎症,为靶向补体系统的RA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博士后蔡明龙、博士研究生李振宇和硕士研究生文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竹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超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吴海波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陈竹教授为责任通讯作者(Lead PI)。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大“双一流”研究基金的资助。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