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22级临床医学英才班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主题团日活动

2025-09-22来源:临床医学院访问量:26

 

山河铭记历史,精神薪火相传。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大国担当”的时代内涵,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22级临床医学英才班组织全体党员和团员青年,于省立医院南区707教室,集中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直播。在沉浸式学习中,回顾峥嵘岁月,筑牢理想信念,凝聚青春奋进之力。

云端回望历史,感悟抗战精神里的 “大国担当”

直播伊始,随着镜头缓缓推进,画面从卢沟桥事变的历史现场,切换至平型关大捷的珍贵影像,再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肃穆展厅,延伸至滇缅公路上的历史遗迹。这一幅幅承载着厚重记忆的画面,将现场的师生们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人民网直播通过权威专家的解读、历史亲历者或后代的口述,以及珍贵史料的展示,系统梳理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深刻阐释了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牵制了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守护和平的“大国担当”。

直播过程中,现场一片寂静,众多同学手持笔记本,专注地记录着历史的关键节点与专家的深刻见解。当屏幕上展现杨靖宇将军在“胃里仅存棉絮和树皮”的艰苦条件下仍顽强战斗,以及赵一曼烈士在狱中挥毫写下满载家国情怀的遗书等感人片段时,许多师生眼中噙满泪水,内心深受震撼。“以往在课本中学习抗战历史,更多的是通过文字获得认知,而这次直播通过生动形象的影像和细致入微的细节,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先烈们的无畏精神。中国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始终坚守抗战,并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这正是‘大国担当’最真切的形象。”

班主任张效宁老师作为现场的指导教师,在直播的间歇时段为同学们补充讲解了历史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14年的浴血奋战,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绝不会在强权面前屈服。直播中提及的‘中国战场牵制日军兵力超过60%’这一数据,正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有力佐证,也是‘大国担当’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动展现。”  

畅谈心得感悟,让 “大国担当” 融入青春理想

直播结束后,22级临床医学英才班团支部立即组织了“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主题分享会。同学们结合直播内容,围绕“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大国担当”和“青年应如何传承抗战精神”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表达各自的思考与感悟。

班长刘益恺率先发言:“直播中提到,抗战时期我国医疗条件极为匮乏,前线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牺牲的场景让我深感痛心。如今,我国医疗技术迅猛发展,从新冠疫情中的全民抗疫,到援外医疗团队为发展中国家带去先进的诊疗技术,这无不彰显着新时代‘大国担当’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学生,我必须扎实掌握医学知识,提升临床技能,未来无论是守护国民健康,还是参与国际医疗援助,我都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阿克卓力同学从医者使命的视角分享了其深刻感悟:“直播中,专家提及抗战时期无数医护人员在炮火中救死扶伤,以生命守护生命,他们的坚守构成了‘大国担当’的重要一环。如今,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维护,我们青年医者肩负着接力的重任。我期望未来能够扎根基层医疗,或投身于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援,以专业能力诠释新时代青年医者的‘大国担当’。”

凝聚青春力量,以行动践行 “大国担当”

活动最后,班主任张效宁老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80年过去,战火虽已远去,但抗战精神永不过时。今天我们通过观看直播回顾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铭记苦难,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明确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她期望全体团员青年能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的‘大国担当’,既体现在国家层面的责任与奉献,也体现在每一位青年的日常行动中——认真学好每一堂课、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服务身边同学,都是‘担当’的具体体现。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对历史的铭记转化为奋斗的动力,用青春的汗水书写新时代‘大国担当’的篇章。”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通过集中观看人民网专题直播,使22级临床医学英才班的党员和团员青年们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意识。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纷纷表示,将以抗战先烈为榜样,将“大国担当”的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努力成长为能够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文/图 阿克卓力·哈力木拉提  审核/闻捷 吕红伟)



上一篇:下一篇: